高丹:社工服務暖人心 錦旗致謝顯真情
個人名片
高丹,湖南祁東人,現任祁東縣明惠居家服務中心居家托養服務社會工作者。作為持證助理社會工作師,她同時通過專業能力培訓獲得老年人評估師、就業輔導員及養老護理員等資質認證,具備多領域服務的專業基礎。從業5年來,高丹專注于殘疾人領域的一線社會工作服務,累計直接服務 1730 人次,完成專業個案服務 45 例,并組織開展社區及小組康娛活動50場以上。為實現服務與需求的精準對接,她常利用休息時間入戶走訪,細致記錄每個家庭的實際困難,憑借扎實的專業表現與積極的工作態度,她已連續4年獲評機構 “優秀員工”,在實踐中持續踐行社會工作的專業價值。
衡陽新聞網訊 記者周旭峰 周孝芳報道 “是您為我搭建平臺,助我走出低谷、重燃希望,這份恩情永世不忘。”在祁東縣明惠居家服務中心,服務對象謝云河將贈予機構的錦旗交至社工高丹的手中,深情致謝。從經歷婚姻變故情緒低谷以至抑郁,到走出困境重拾謀生技能養活自己,并成為“同伴支持計劃”志愿者,謝云河表示,是明惠居家服務中心及社工高丹的專業耐心、關懷引導,才使得他如今還能過上有尊嚴、有質量的生活……
▲謝云河送來“愛心助殘情系民 滴水之恩永記心”錦旗
▲謝云河與高丹在小組活動中共同探討色彩奧妙
▲謝云河擔任活動志愿者,與高丹一起送蛋撻
高丹介紹,謝云河今年49歲,曾是一名出租車駕駛員,數年前,因婚姻關系破裂引發情緒危機,雖未達到危機干預標準,但抑郁癥狀伴隨強烈自我否定感,導致社會功能退化,生活積極性銳減,對病情穩定構成潛在風險。高丹接手該個案后,并未急于推進問題解決,而是優先建立專業信任關系。
首次入戶時,她攜帶包含減壓魔方與白噪音播放器的“情緒安撫包”,觀察到墻角放置的落灰駕駛證后,便以駕駛經歷為話題展開交流,從駕駛技巧到行業見聞,逐步緩解謝云河的心理防御。同時,高丹采用“認知重構”方法,引導其回憶職業經歷中的積極片段,幫助謝云河建立“婚姻挫折與個人能力無必然關聯”的理性認知。此外,她還設計“階梯式參與”計劃:初期,邀請謝云河加入手工小組,借藝術創新宣泄情緒;中期,通過觀看勵志主題電影,促進其自我認知升級,后期,引導其參與美食小組集體烹飪,在協作中恢復社交技能。在跨越困境·向陽而生——殘疾人觀電影《哪吒》活動討論中,謝云河首次表述“每個生命都有獨特價值”,意味著其自我認同體系初步重建。
為了幫助謝云河更好地融入社會,高丹還為他引薦了正規的摩的租賃群,協助他了解群內的運營規范與安全準則,經過“服務禮儀”“風險防控”等前置培訓后,實現通過自行租賃摩托車完成載客服務,獲得勞動報酬。
“靠自己的駕駛技能賺到錢,讓我重新覺得自己是個有用的人。”謝云河向高丹反饋了自己的近況,他終于重新找回生活的價值和意義,還主動參與社區公益活動,用實際行動回饋社會,展現出從受助者到助人者的蛻變。
▲戶外踏青活動中,大家揚起的笑容,是被高丹的鼓勵喚醒的自信
高丹,這位年輕的社工,憑借專業的社工素養和溫暖的關懷,一步步引導謝云河走出陰霾,重拾生活的信心,為謝云河搭建起了一座座希望的橋梁。
在殘疾人居家托養服務崗位上,高丹堅持走進服務對象家中,耐心傾聽他們的心聲與訴求,結合群體特點設計并開展適宜的小組及社區活動。通過組建手工創作、音樂療愈等主題小組,為殘疾人提供情感交流與技能展示的空間;舉辦鄰里互助分享會、社區文化展演等活動,幫助他們搭建互助支持網絡,引導其主動融入社區生活。這些活動不僅豐富了服務對象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在參與過程中逐步增強了他們的自我認同與社交自信。
▲居家托養服務對象海軍送來“熱心助殘,愛滿人間”錦旗
海軍曾因社交恐懼閉門不出,高丹從他感興趣的棋牌活動切入,先后邀請他參與小組互動,再逐步引導其嘗試社區活動。當他在活動中主動與人搭檔時,眼神里重拾了光彩。他贈送的錦旗寫著“熱心助殘,愛滿人間”,坦言:“高社工讓我敢走出家門,現在都盼著社區開展活動,感覺自己也是集體里的一分子。”
▲石阿姨送來“扶弱助殘見愛心 共筑社會好風氣”錦旗
石阿姨曾因情緒反復不穩定,時常在家中哭鬧,連基本生活都難以自理,更無力顧及年幼的孫女,家庭重擔全壓在兒子兒媳身上。高丹介入后,先通過定期陪伴進行情緒疏導,教她簡單的呼吸調節法緩解焦慮,再從整理衣物、準備簡單餐食等日常小事入手,幫她重建生活秩序。當她第一次獨立為孫女沖好奶粉時,眼里泛起了淚光。她送來錦旗,哽咽道:“是您讓我能穩住情緒,現在每天能給孫女喂飯、陪她玩,兒子兒媳下班回來能吃上熱乎飯,這個家終于有我的用處了。”
高丹的故事,通過一面面錦旗娓娓道來。每一面錦旗背后,都承載著居家托養對象們對她無盡的感激與認可。在高丹的幫助下,越來越多的人從生活的低谷中走出來,重新找到了生活的方向和動力。他們學會了如何面對困難,如何在逆境中成長,更重要的是,他們學會了感恩和回饋社會。高丹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社工的價值和意義,她不僅是服務對象的傾聽者和支持者,更是他們走出困境的引路人和伙伴。
五年來,高丹帶領團隊深耕殘疾人服務領域,以專業與愛心贏得廣泛認可。機構先后榮獲省民政廳“湖南省示范社會組織”、市殘工委“十佳助殘愛心團隊”、市殘聯“理事單位”、“第二屆殘疾人云動會衡陽賽區最佳組織獎”及優經辦“監督測評點”等榮譽稱號。這些獎牌被陳列于機構顯著位置,照片風采墻亦記載著高丹開展服務的點滴剪影。
“噔噔噔……”高丹輕叩三次門后,磨阿姨隨即將房門打開,這是她們之間的約定。磨阿姨因高血壓中風導致肢體殘疾、生活無法自理,高丹根據磨阿姨的生活節奏制定了探訪計劃,每次到訪,她都會先輕叩三下門;進門后,她會先協助磨阿姨活動僵硬的肢體,再耐心喂食早餐,粥品總要晾至適宜溫度才遞至磨阿姨嘴邊;打掃衛生時,她會將拖把擰至半干,避免地面濕滑造成安全隱患;閑暇時分,她會為磨阿姨攜帶喜愛的軟糕,一邊喂食一邊傾聽其過往經歷,陽光透過窗欞灑落,構成一幅溫馨的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