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南:秸稈化身牛羊“營養餐” 增收鏈再生“綠色財富”
2025-07-26 00:15:56 來源:中國衡陽新聞網 作者:邵俊杰 江婷 王攀程
衡陽新聞網訊 記者邵俊杰 通訊員江婷 王攀程報道 眼下,衡南縣早稻、玉米收割接近尾聲。糧食喜獲豐收,養殖場里的牛羊也吃上了“新口糧”——秸稈飼料。作為農業大縣,衡南往年秸稈利用量為46.85余萬噸,這些秸稈通過綜合利用,成為飼料、肥料、“防沙治沙”等資源,不僅減少了污染,還改良了土壤,促進了增產,形成資源循環利用的好模式。
在三塘鎮印林村萬克紅的肉牛養殖場,工人們正忙著將回收的玉米秸稈送進打捆機進行加工。隨著機器飛速運轉,“吃進去”的玉米稈子,“吐出來”就是成捆的牛飼料,營養豐富,還方便儲存。
過去,每到收獲季節,農作物秸稈處理就是村民們的一大難題,隨意堆放、焚燒不僅浪費資源,還污染環境。現在,村里有了一個養殖場,村民們就直接把自家的秸稈送給養殖場當飼料,今年就回收了80余噸。“我養了60頭牛、200-300頭羊,一天要消耗草料一噸多,相比外面的草料,我自己做青儲秸稈飼料,成本節約了200-300元一噸,又保護了環境。”衡南縣紅四季家庭農場負責人萬克紅說道。
為提高秸稈利用率,縣農業農村局加強宣傳培訓,大力推廣使用青貯等發酵飼料,讓更多養殖戶掌握秸稈飼料化利用技術。目前,全縣設立了養殖或專業秸稈集中收購點15個,年處理能力達3萬余噸,大幅提升了農作物秸稈的綜合利用效率,實現了經濟和生態的“雙贏”。
“為貫徹落實湖南省秸稈綜合利用若干措施,我縣全面啟動‘一鄉一策’計劃,扶持并發展一批規模化秸稈綜合利用主體,推廣秸稈肥料化、飼料化、基料化、原料化、能源化,實現農業綠色可持續發展。”衡南縣農業農村局種業管理和農業資源保護與利用股負責人劉冠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