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陽縣自然資源局落實“五全一常態”,夯實安全生產
衡陽新聞網訊 通訊員段潤東 楊春陽報道 為充分發揮“五全一常態”機制在安全生產工作中的統領和支撐作用,近日,衡陽縣自然資源局認真落實“五全一常態”,夯實安全生產。
一是落實全覆蓋管理機制。對自然資源部門職責范圍的安全生產工作,即打擊礦產資源開發違法違規行為、地質災害預報預警及治理、規劃審查及用地預審源頭管控、機關安全管理等四個方面進行全覆蓋管理,配合相關部門對非煤礦山加強安全監管,維護礦業開發秩序,夯實安全生產基礎。
二是落實全領域排查機制。嚴格落實“起底線”全面排查、專業技術排查、“導入式”問題排查、常態化巡查排查的要求,確定自然資源領域排查的重點是非煤礦山非法違法開采行為,即是否有盜采、私采亂挖、待關又采、以建代采、停產整頓私自偷盜采等行為;是否存在高邊坡建房、地質災害點建房等情形;是否落實安全防范措施、建立安全提醒機制;定期召開安全生產專題分析研判會,研究解決安全生產中排查出來的隱患治理、整改措施等。
三是落實全天候值守機制。對汛期地質災害隱患點進行值班值守,嚴防事故發生;對停工停產整頓期間的非煤礦山,派專人值班盯守,防止突擊偷采盜挖;對機關院落(含消防、電梯)安全隱患時刻盯守,迅速處置,確保安全。
四是落實全方位宣傳機制。聚焦礦產資源管理和地質災害防治、消防安全、防中毒窒息、用氣、用水、用電等重點,通過媒體、宣傳標語、警示牌等多種方式,大力宣傳礦產資源法律法規、執法監察及地質災害防治等方面知識,推動安全生產宣傳教育進基層、進企業、進公共場所。
五是落實全鏈條責任機制。落實“一崗雙責、齊抓共管、失職追責”和“三管三必須”的要求,強化常態化責任落實。實行“安全鏈長”負責制,黨組書記、局長擔任該局“安全鏈長”;各黨組成員為分鏈長,有關股室及基層自然資源所負責人為支鏈長,各單位相關責任人為鏈條終端。層層抓安全生產責任落實,該局相關責任單位按照部署、落實、檢查、整改、驗收五個環節的鏈條責任,全面排查,嚴格落實相關責任。
六是落實常態化暗訪機制。暗訪督查主要以“四不兩直”方式實施,采取突擊檢查、隨機抽查、回頭看復查等方式進行。突出檢查重點,明確任務分工,安排專業人員參加,確保暗查暗訪工作的實效性和嚴肅性,對暗訪發現的問題采取現場交辦和書面移交督辦方式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