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陽縣281名師生競技“三獨一播” 藝術大賽掛滿美育碩果
衡陽新聞網訊 通訊員梁增科 歐陽向前報道 7月4日,衡陽縣“三獨一播”藝術大賽的圓滿落幕。這不僅是一場藝術盛宴,更生動展現了衡陽縣藝術教育的豐碩成果與蓬勃活力。
本次賽事藝術教育覆蓋面廣、參與度高,賽事涵蓋小學低年級至高中全學段及教師群體,281名師生角逐決賽,既體現了藝術教育在各年齡段的滲透,也彰顯了師生對藝術的熱忱,形成了“師生共研、全員參與”的良好氛圍。
賽場上,藝術形式多元、內涵豐富,涵蓋獨唱、獨奏、獨舞、戲曲獨唱表演及播音主持五大藝術門類,兼具傳統與現代、民族與校園特色。從衡陽縣一中學生龍雨潞獨唱《青玉案元夕》的古典韻味,到元培學校吳俊逸同學鋼琴曲《Rain on the lake》的靈動旋律;從曲蘭中心小學王璐璐老師的古箏《定風波》傳遞出積極豁達的人生態度,到銀瓷完小汪子妍的《稻田里的中國夢》用稚嫩卻堅定的聲音講述中國自信;從西渡鎮中心小學周思蕊《靈羽》的童真舞姿,到文昌實驗學校文婷老師的《賣水》戲曲傳承。參賽選手都展現了藝術教育在傳統文化傳承與多元藝術形式培養上的兼顧,讓師生在多樣體驗中涵養審美、提升素養。
參賽師生紛紛表示,本次比賽的藝術教育實效顯著、價值凸顯。學生感言中,“對藝術專業升學有幫助”印證了藝術教育與升學發展的銜接,“鄉村學校藝術教育縮小城鄉差距”則體現了教育資源均衡化的成效;教師組的精彩表現,更彰顯了教師藝術素養的提升,為學生樹立了榜樣,形成“教學相長”的良性循環。
衡陽縣教育局體衛藝股負責人表示,近年來,衡陽縣藝術教育沿著“深耕內涵、拓寬路徑”的方向持續發力。持續關注城鄉藝術教育均衡發展,通過師資培訓、資源共享等方式,讓鄉村孩子享有更平等的藝術教育機會;依托賽事經驗,進一步豐富藝術教育載體,將比賽中的優秀成果轉化為日常教學資源,讓更多學生接觸優質藝術內容;深化藝術教育與升學、職業發展的銜接,為有藝術特長的學生搭建更廣闊的成長平臺,讓藝術教育真正成為滋養學生全面發展的“沃土”,推動衡陽縣藝術教育向更高質量、更富活力的方向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