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風易俗|珠暉區茶山坳鎮:向高額彩禮說“不”,為婚喪“減負”,為家庭“減壓”
衡陽新聞網訊 通訊員唐蘭榮 記者盧幼蓮報道 “自覺抵制人情攀比,提倡婚喪以外的事宜不辦酒席、不收禮金、不影響他人正常生活……”“要傳承忠孝文化、弘揚家國情懷……”“黨員干部爭做移風易俗的宣傳者、執行者……”6月16日下午,衡陽市珠暉區茶山坳鎮“三堂三講”暨移風易俗宣講會在金甲村曾老屋組開講,引導群眾破除封建迷信,摒棄婚喪陋習,形成婚事新辦、喪事簡辦、孝老愛親、勤儉節約等文明新風尚。
移風易俗宣講,深入人心。
開展“五好家庭”等評選,以典型引領文明鄉風、淳樸民風。
推進人居環境整治,扮靚了金甲村“顏值”。
通過統一規劃,村民房前屋后的零星空地變身“豐美菜園”。
該鎮各村(社區)主要負責人、金甲村村民代表及黨員代表;村(社區)紅白理事會等協會負責人20余人圍繞村規民約、鄉風文明建設及抵制高額彩禮、大操大辦、盲目攀比、封建迷信等陳規陋習內容交流。“移風易俗意義深,鄉村振興靠眾人。高價彩禮咱不要,喜事新辦情誼真。厚養薄葬行孝道,喪事簡辦更溫馨。鋪張浪費要摒棄,勤儉節約好精神。綠色生態常守護,美麗家園處處春。村規民約共遵守,文明鄉風日日新。”期間,講師們用本土方言和生動的事例向與會人員講解了移風易俗的具體規定和陳規陋習帶來的負面影響。從反對高額彩禮、反對婚喪鋪張浪費、文明衛生、保護環境、反詐騙等多方面闡釋了移風易俗的精神實質,倡導轄區居民自覺信守村規民約,摒棄不文明行為,革除陋習。
移風易俗是鄉風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近年來,茶山坳鎮深入推進移風易俗,破除陳規陋習,培育文明新風,文明之花落地生根、開花結果。在全鎮11個村(社區)健全完善村規民約、紅白理事會等村民自治組織,實現大事小情讓群眾來談、群眾來議,讓移風易俗成為村民的行動自覺,并落實“庭院三包”,開展“好媳婦”“好公婆”“文明家庭”“五好家庭”等評選活動,以典型引領文明鄉風、淳樸民風,助力茶山坳鎮、金甲村分別榮獲2024年湖南省鄉村旅游重點鎮、村榮譽。此外,該鎮還通過“紅白理事會”“紅黑榜”等載體,開展“家風家規家訓”宣講活動,將志愿服務活動與鄉風文明建設相融合,將不文明現象與破除陳規陋習工作聯動整治,去年,全鎮開展文明禮儀知識講座、文明交通勸導、環境衛生整治等志愿服務活動72場次,發放殯葬改革宣傳資料近2000份,參與志愿者800余人次,受益群眾6000余人次,為鄉村振興注入了強大的精神動力。
向高額彩禮說“不”,為婚喪“減負”,為家庭“減壓”。“下一步,我們將以創建全市移風易俗示范鎮為契機,通過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屋場懇談會、村民大會、‘文藝+’方式,穿插理論政策宣講、家風故事講述、以案說理說法等環節,將移風易俗新政策和新風尚講出來、唱出來、演出來,讓文明的種子在鄉村生根發芽。”茶山坳鎮相關負責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