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科協作賦能田間 祁東示范基地喜結碩果
2025-06-17 20:33:55 來源:中國衡陽新聞網 作者:周文麗 趙福中
衡陽新聞網訊 通訊員周文麗 記者趙福中報道 6月17日,祁東縣黃土鋪鎮三星町村“一季稻+油菜”優質品種豐產性展示基地內,綠意盎然。中國農業科學院紅壤實驗站的科研團隊走進田間,與基層農技人員共話科學管理與新技術。這支涵蓋高級農藝師、博士、研究員及青年技術骨干的隊伍,以科技力量為筆,在湘南沃土上繪就豐產新圖景。
作為湘南生態區(祁東縣)2025年優質品種豐產性展示基地,祁東縣農業技術服務中心以基層農技推廣體系補助項目為依托,創新構建“科研機構+政府機構+示范教學+種植主體”四方協作模式。基地聚焦“良種+良法”雙輪驅動,精選適配機械化生產、抗逆性強的一季稻和油菜優質品種各21個,同步開展對比試驗,實行“統一浸種、統一下田、統一畝株數、統一田間管理、統一機械化作業”的模式,為農戶篩選“當家種”提供科學依據。
在技術集成方面,基地圍繞生產全鏈條攻關,集成精量播種、側深同步施肥、“一促四防”綠色防控、減損收獲及“一噴多促”等核心技術,形成可復制推廣的高產高效技術方案。“過去農戶選種憑經驗,新技術落地慢,如今通過示范田直觀展示,良種良法看得見、學得會。”祁東縣農技中心負責人介紹,該模式有效破解了品種選擇難、技術轉化慢的痛點,為全縣“一季稻+油菜”單產提升行動注入強勁動能。
據悉,該基地不僅是科研成果的“試驗田”,更是科普教育的“實踐課堂”。通過定期舉辦現場觀摩、技術培訓,預計帶動周邊鄉鎮500余戶農戶參與,輻射推廣面積超2000畝。下一步,祁東縣將深化與科研院所合作,持續優化技術模式,讓“試驗田”里的豐收經驗走向更多鄉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