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山縣東湖鎮板凳一圈圍,民意“嘮”明白
衡陽新聞網訊 通訊員曠雨澄 蔣鵬 汪紫嬋報道 板凳一圈圍,村民笑開顏!6月12日上午,衡山縣東湖鎮石潭村銀筆組的空地上,一場以“聯村聯戶聯企,促和諧促發展促落實”為主題的“三聯三促”屋場懇談會熱鬧開場。衡山縣醫保局、東湖鎮工作人員,石潭村支“兩委”成員、村民代表及駐村工作隊圍坐成圈,在清風中聊產業短板、話民生急盼、謀振興實招。
▲眾人圍坐一圈,在清風徐徐中聊產業短板、話民生急盼、謀振興實招(汪紫嬋 攝)
活動現場,石潭村李春輝主任先“曬成績單”:“去年1200畝油茶林給村集體掙了20萬元,還給18戶脫貧戶免費加工油茶,幫大伙多賺了點辛苦錢!”“但這產業就像沒長大的娃—每畝管護成本太高了,銷路還不穩定,利潤薄得像層紙!” 村民們也踴躍發言,句句不離“心頭事”。“我來說說涵筒的事!”銀筆組組長王大叔嗓門洪亮,“那涵筒尺寸太小了,暴雨一來,水田全成‘水塘’!”“我年紀大了,每年交醫保錢,可又很少生病住院,感覺錢白花了。”楊奶奶邊搖頭邊嘆氣。
“別急,政策給您送上門!”縣醫保局局長趙衛平詳細講解醫保作為民生保障工程的重要意義,以村內真實案例為切入點,生動展現醫保政策如何為群眾筑牢防貧返貧“安全網”,引導村民破除“交醫?!。健』ㄥX買‘萬一’,不生病就吃虧”的認知偏差。他強調,此次懇談會旨在 “聽需求、解難題、謀發展”,醫保部門將以“三聯”行動為抓手,推動資源下沉、服務前移。在聯村方面,醫保局干部與村支“兩委”結對,每季度至少開展1次入戶走訪,協助解決產業與民生問題;聯戶方面,針對脫貧戶、邊緣戶及慢性病患者等群體,提供醫保政策上門解讀、異地就醫代辦等精準服務;聯企方面,將牽線搭橋推動油茶加工坊與醫藥企業、商超對接,助力產品標準化與品牌化建設。
石潭村黨總支書記羅新會當場“劃重點”:“所有問題都記進臺賬,下個月開‘回音會’,進度一條一條曬,保證事事有回音!”散會后,楊奶奶看著圍坐的板凳直感嘆:“今個兒坐這聽大伙嘮,才知道醫保是咱老百姓的‘護身符’!交醫保不是‘花錢’,是‘存錢’呢!”王大叔笑著盤算:“等涵筒修好,我就能再種兩畝田;油茶賣上價,日子更有盼頭咯!”
這場“土味”十足的懇談會,讓干部群眾坐一條板凳、說掏心話、謀實在事,既把油茶產業的“堵點”擺上桌面,也讓醫保政策的“溫暖”落到實處。下一步,東湖鎮將持續深化與醫保部門協作,以“三聯三促”行動為抓手,推動資源下沉,助力石潭村繪就“產業旺、民生實、治理優”的鄉村振興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