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夢暖心!耒陽市志愿者團隊雨中給孤兒送來溫暖關懷
衡陽新聞網訊 通訊員曹姣雄報道 近日,耒陽市迎來一場春雨。朝夕義工協會“筑夢暖心公益項目”志愿者團隊冒雨前行,為兩名事實孤兒送上溫暖關懷。這場以“手作傳情·守護成長”為主題的走訪活動,通過包餃子、下棋、手工制作等互動,將社會大愛融入生活細節,展現了新時代公益幫扶的人文溫度。
清晨7時,志愿者們冒雨集結,攜帶提前備好的食材與手工材料冒雨驅車2小時,趕赴位于城郊的幫扶對象小宇(化名)和小萱(化名)家中。這兩個因父母重癥離世由祖輩監護的孩子,是“筑夢暖心”項目長期幫扶對象。協會會長胡祥瑞介紹:“我們堅持每月入戶陪伴,既傳遞物質支持,更注重構建情感聯結。”
廚房里,志愿者與孩子們圍坐包餃子的場景,成為雨日里最溫暖的風景。“奶奶教我搟皮要轉著圈!”12歲的小宇握著搟面杖有模有樣,案板上歪歪扭扭的餃子引得眾人歡笑。志愿者們將專業面點技法拆解成趣味教學,通過“揉面接力賽”“創意餃子擺盤”等互動,讓勞動教育充滿歡聲笑語。當熱氣騰騰的餃子端上桌時,小萱奶奶感慨:“孩子們好久沒這么熱鬧過了。”
餐后,志愿者與孩子們展開象棋對弈。楚河漢界間,小宇布下”屏風馬”陣型,志愿者以“仙人指路”巧妙應對。棋盤上每一步落子都引發熱烈討論,孩子們的戰術思維讓資深棋手頻頻稱贊。“下棋教會我遇事要冷靜思考。”小萱在日記本上認真寫下感悟。手工環節中,志愿者指導孩子們用廢舊材料制作風箏,環保理念與藝術創造在彩紙剪裁間悄然傳遞。
此次走訪是“筑夢暖心”項目第108次入戶服務。項目通過“1+N”幫扶模式(1名專業社工+多名志愿者),建立”學業輔導+心理疏導+生活關懷”三維服務體系。數據顯示,接受長期幫扶的兒童中,87%學業成績顯著提升,76%心理測評指標明顯改善。協會辦公室主任謝菊蘭表示:“我們正與民政部門聯動,探索‘公益積分制’,鼓勵更多社會力量參與事實孤兒關愛。”
活動得到耒陽市民政局高度認可。相關負責人指出,該市正通過“政府主導、慈善助力、社會參與”模式,構建事實無人撫養兒童保障體系。2024年累計投入專項資金47.52萬元,建成“愛心媽媽"結對幫扶網絡覆蓋率達100%。“朝夕義工協會的創新實踐,為困境兒童關愛提供了可復制的樣本。"該負責人強調。
雨后的陽光穿透云層,志愿者與孩子們揮手告別時,小萱將親手折的千紙鶴塞進志愿者手心。這份跨越風雨的溫暖,正是我國未成年人保護體系不斷完善的生動注腳。當社會大愛如春風化雨般浸潤每個角落,“事實孤兒”終將迎來屬于自己的晴朗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