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陽市京劇票友協會赴硫市鎮中心小學開展“京劇進校園”活動
衡陽新聞網訊 通訊員何社成 記者趙福中報道 票友獻藝潤童心,國粹薪火進校園。11月4日下午,衡南縣硫市鎮中心小學演播大廳內絲竹悅耳、掌聲雷動。由衡陽市京劇票友協會牽手衡南縣老年大學共同承辦,硫市鎮中心小學主辦的“傳承國粹”主題“京劇進校園”文藝演出在此激情啟幕。協會票友與老年大學京劇愛好者攜手登臺,為全校師生奉上一場兼具藝術質感與文化溫度的傳統盛宴。

作為深耕京劇藝術推廣的衡陽市京劇票友協會,將此次活動視作“國粹傳承進校園”的重要實踐,從節目篩選、唱腔打磨到樂隊伴奏,均組建專業團隊精心籌備。演出前,協會原會長陳迪華在致辭中動情分享:“市京劇票友協會多年來始終以‘讓京劇活起來、傳下去’為初心,今天我們帶著經典劇目走進校園,就是希望用孩子們能看懂、能共情的演繹,讓國粹藝術在他們心中種下傳承的火苗。”硫市鎮中心小學校長唐曉元也表示,此次合作搭建起傳統藝術與青少年對話的橋梁,為學生打開了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新窗口。

隨著協會樂隊奏響經典旋律,19個精心編排的節目依次登場,兩大亮點讓現場氛圍持續升溫。其一,紅色經典喚醒時代記憶:劉文霞等7位票友演繹的《繡紅旗》,以鏗鏘有力的唱腔傳遞革命先輩的家國情懷;陳迪華與羅滿鳳合作的《沙家浜》,用細膩的表演再現軍民同心的動人場景;吳慧萍、陳曉勇帶來的《智取威虎山》,則讓紅色故事通過京劇藝術煥發生機,實現了紅色教育與傳統藝術的深度融合。

其二,傳統劇目盡顯國粹精髓:《柳蔭記》中王斌和余曉敏表演自然、《霸王別姬》里悲壯深沉的意境、《貴妃醉酒》《白蛇傳》間靈動婉轉的唱腔,王蘭香、邵娟、朱九艷等票友憑借扎實的功底,將京劇“唱念做打”的獨特魅力展現得淋漓盡致,讓大家直觀感受到傳統藝術的博大精深。

演出落幕時,師生們仍意猶未盡地討論著劇中角色與經典唱段。此次活動不僅是衡陽市京劇票友協會“文化惠民、藝術傳承”的又一次生動實踐,更讓國粹藝術走出劇場、走進校園,在青少年心中播下了文化自信的種子。

市京劇票友協會負責人表示,未來將繼續聯合教育機構與文化團體,推出更多“京劇進校園”“進社區”活動,以票友們的堅守與熱愛,讓中華國粹在新時代的土壤中持續生長,讓傳統藝術的薪火代代相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