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南縣譚子山鎮:“河長懇談會”聚民智促治理
衡陽新聞網訊 通訊員肖靜 鄭力瑋報道 在湖南省衡南縣譚子山鎮清花河畔,一場別開生面的“河長懇談會”正在舉行。衡南縣譚子山鎮黨委書記、鄉級總河長陳昊同村民圍坐一起,認真聆聽大家對治理母親河的意見、建議。
2021年以來,譚子山鎮創新推出“河長懇談會”治理機制,以一場場扎根河畔、匯聚民智的懇談,激活了河湖基層治理源動力。
基層治水有需求
清花河貫穿衡南縣岐山、泉湖、譚子山三鎮,是蒸水支流,曾面臨治水條塊分割、力量分散、末端乏力等問題。譚子山鎮創新推出的“河長懇談會”治理機制,構建了鄉、村兩級河長協同體系,徹底打通基層河湖治理“最后一公里”。
鄉級總河長陳昊牽頭,召集鄉級河長、村級河長、“民間河長”和“鄉賢能人”圍坐懇談,共商基層治水大計,現場勘察河湖污染源、垃圾傾倒點等“病灶”,形成“問題發現—現場研判—責任認領—限時整改”的閉環流程。
“過去,河湖治理存在‘上熱中溫下冷’現象,現在基層鄉村河長、‘民間河長’和群眾同坐一條板凳,問題當場拍板,責任立即明確。通過懇談的方式,最大限度把基層黨組織和群眾動員起來、組織起來、凝聚起來,把基層治水的問題解決在一線。”陳昊說。
“民間河長”發揮積極作用
張光忠是湖南省“最美河湖衛士”,也是譚子山鎮清花河“民間河長”。他堅持每天騎車巡河,不時停下來拍照記錄問題,清理垃圾。“我不僅是河道‘哨兵’,更是懇談會上的‘智囊團’成員。”他參與制定的沿河養殖規范被納入鎮級治水方案。像張光忠這樣的“民間河長”,譚子山鎮有5名,他們提供的多條建議轉化為具體治理措施。
護河志愿者群眾隊伍深度參與治理。256名村民組成“清花河衛士”志愿服務隊,全程參與河湖問題排查、方案研討和效果監督。在最近的一次懇談會上,志愿者提出的“生態凈化水質”方案被采納,實施后河道自凈能力顯著提升。譚子山鎮建立了“問題發現—方案制定—群眾評議”機制,懇談會參與人員簽字形成最終的《決議事項清單》,實現河湖治理決策村民制定、村民支持。
幸福河湖展新顏
走進清花河譚子山鎮河段,水面波光粼粼,兩岸桂花、水柳形成綠色生態廊道。優美的景色離不開“清單管理+全程跟蹤+群眾監督”的河湖治理模式。每項整改任務明確責任人、完成時限,譚子山鎮河長辦實時督辦,整改結果需經“民間河長”現場核查簽字后方可銷號。
河長懇談機制運行以來,譚子山鎮已召開懇談會162場次,1302人次參加,協商解決水污染等問題200余起;針對骨干塘水質超標問題,推動96戶規模養鴨戶退養,投入資金26萬元推進沿河“廁所革命”,從源頭截斷污染鏈;清理河湖庫“四亂”(亂占、亂采、亂堆、亂建)問題35處,有效提升河道行洪能力。
“河長懇談會”將涉水矛盾和治水事務,在鎮內、村內解決,真正在治水領域發揚了“楓橋經驗”,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如今,清花河譚子山鎮河段水質持續改善,沿岸村民對河道環境滿意度不斷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