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蝶變|衡陽街道社區處處“化繭成蝶” 文明新風撲面而來
衡陽新聞網訊 記者王倩雯報道 在文明城市創建的浪潮下,衡陽各街道社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場“文明蝶變”正在這里精彩上演。如今,漫步在社區的大街小巷,目之所及,皆是整潔優美的環境、完善便利的設施以及積極參與共建的居民,文明新風撲面而來。
曾經,社區內衛生死角遍布,垃圾隨意堆放,蚊蠅滋生,不僅影響居民生活質量,也給城市形象帶來負面影響。自文明城市創建工作開展以來,社區以環境衛生整治為突破口,組織專業清潔隊伍,對轄區內的衛生死角、樓道雜物、積存垃圾等進行全面清理。同時,加大環衛設施投入,新增了大量分類垃圾桶,并定期對垃圾桶進行清洗和更換,確保垃圾不落地、不堆積。如今,社區道路干凈整潔,樓道暢通明亮,綠化帶郁郁蔥蔥,曾經臟亂差的環境一去不復返,取而代之的是一個清新宜人的居住空間。
基礎設施的升級是此次社區文明創建的一大亮點。老舊小區的道路進行了重新鋪設,破損的路面變得平坦寬敞,方便了居民的出行;小區內的路燈全部進行了更換和維修,夜晚的社區被明亮的燈光照亮,安全感大大提升;公共健身器材也得到了更新和補充,居民們在家門口就能鍛煉身體;此外,社區還增設了非機動車停車棚和充電樁,有效解決了電動車亂停亂放和充電安全問題。這些基礎設施的改善,不僅提升了居民的生活品質,也為社區的文明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在環境改善的同時,居民的生活方式和習慣也在悄然發生變化。社區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文明宣傳活動,如舉辦文明知識講座、發放宣傳手冊、設置宣傳欄等,讓文明理念深入人心。越來越多的居民主動參與到垃圾分類、愛護環境的行動中來,養成了良好的生活習慣。以前,隨手亂扔垃圾、隨地吐痰的現象屢見不鮮,現在居民們會自覺將垃圾分類投放,看到不文明行為也會主動進行勸阻。此外,社區還組織了各類志愿服務活動,居民們積極報名參與,鄰里之間相互幫助、和諧共處,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基層治理氛圍。
“現在社區環境好了,大家的素質也提高了,住在這里感覺特別舒心。”家住幸福社區的居民程女士感慨道。文明城市創建帶來的不僅是環境的改變,更是居民精神面貌的提升。如今,在衡陽的各個社區,文明已成為一種風尚,融入到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從曾經的臟亂差到如今的潔凈美,從居民的漠不關心到如今的積極參與,衡陽的街道社區在文明城市創建中實現了華麗轉身。這些顯著變化,不僅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也為城市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未來,隨著文明創建工作的持續深入推進,這座城市必將綻放出更加絢麗的文明之花,讓文明成果惠及更多百姓,進一步提升城市的知名度與美譽度。
圖:雁峰區融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