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哪吒遇上衡山皮影戲 “傳統”與“新潮”碰撞出新火花
2025-04-24 15:52:34 來源:中國衡陽新聞網 作者:廖晶 文雅婷 李洋杰
衡陽新聞網訊 通訊員廖晶 文雅婷 記者李洋杰報道 電影《哪吒之魔童鬧海》的熱映,引發了全社會對“哪吒”的熱烈追捧,同時也帶動了中國式審美和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廣泛關注。那么,當“哪吒”這一經典形象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相結合,以皮影的形式展現在人們面前時,又會激發出怎樣的創意火花呢?
(張好好正在制作哪吒皮影影型)
4月22日,在衡山縣萱洲鎮古河街的衡山皮影雕刻工藝展覽館,衡山皮影戲縣級非遺傳承人張好好正全身心投入哪吒影型的收尾工作之中。
梳著一頭齊劉海,頂著兩只很大的“熊貓眼”,手插進褲子里晃悠走路,不時咧嘴邪魅一笑……張好好手中的皮影哪吒,既保留了傳統韻味,又煥發出新的生機。
此外,特別設計的可動關節與三根竹制操縱桿的巧妙結合,更是讓皮影能夠輕松完成騰空翻躍、御器斗法等眾多高難度動作,栩栩如生地再現了觀眾心目中的“哪吒”形象。
(張好好筆下的哪吒形象)
“今年《哪吒之魔童鬧海》這部電影特別火,我就想著將它和衡山皮影戲結合起來,讓更多年輕人和小朋友喜歡上皮影戲這項非遺傳統文化。”衡山皮影戲縣級非遺傳承人張好好告訴記者:“哪吒是這個劇本當中的第一個角色,后續還會陸續推出敖丙、申公豹、李靖等角色的皮影。等到所有的影型角色制作完成之后,我們會把它們帶到皮影戲的熒幕當中,呈現給觀眾朋友。”
皮影影型的制作過程極為復雜,從畫稿、雕刻到上色、組裝,每一步都需要極高的技藝和耐心。僅一個哪吒的影型就花費了將近一周的時間。
(張好好帶著自己制作的哪吒皮影與老師合影)
作為衡山皮影戲縣級非遺傳承人,張好好致力于皮影藝術的傳承與創新,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精湛技藝與當下備受矚目的動畫角色“哪吒”相融合,這一創新舉措不僅為古老的非遺技藝注入了新的生命與活力,更激發了年輕群體的廣泛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