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山縣九觀橋水庫:未雨綢繆防汛,全力保障民生
衡陽新聞網訊 記者李洋杰報道 近日,衡山縣九觀橋水庫管理所立足“四不一確保”的總體目標,秉持“早謀劃、早部署、早行動”原則,積極開展系列防汛工作,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與農業生產用水需求。
自今年3月15日正式進入汛期以來,九觀橋水庫管理所迅速行動,召開2025年防汛工作專題會議。會議明確要求全體干部職工提高政治站位,牢固樹立“防勝于救”的意識。嚴格落實24小時值班值守制度,確保信息暢通、反應迅速。同時,進一步完善防汛抗旱應急預案,增強預案的科學性、針對性與可操作性,為有效應對可能出現的汛情提供堅實保障。
在水庫運行管理方面,管理所通過科學調度泄洪流量,依據實時水情、雨情及水庫水位變化,精準調控泄洪量,既確保水庫水位處于安全可控范圍,又最大程度減輕下游防洪壓力。合理調控發電機組運行,在保障防汛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水能資源,實現防洪與發電的有機結合。此外,對水庫大壩、溢洪道、閘門啟閉設備等重點部位開展拉網式隱患排查,安排專業技術人員細致檢查每一處設施,確保設施設備運轉正常。同時,提前儲備充足的防汛物資,如沙袋、救生衣、照明設備等,并對應急隊伍進行強化訓練,確保應急隊伍隨時待命,能在關鍵時刻迅速投入搶險救援工作。
針對水庫灌區渠道淤積、雜草堵塞等影響行洪與灌溉的問題,管理所組織干部職工及專業施工隊伍,對灌區內的干渠開展“清淤掃障攻堅行動”。此次行動采用機械化清淤與人工精細化作業相結合的創新方式,利用挖掘機、裝載機等大型機械設備清理渠道內沉積的大量泥沙、碎石,提高清淤效率;對于機械難以觸及的邊角區域及沿線雜草枯枝,則安排經驗豐富的工人進行人工清理,確保清淤工作不留死角。經過不懈努力,此次行動成功疏通左干渠10公里,右干渠15公里。清淤后的渠道過水能力顯著提升,為汛期行洪安全提供了堅實保障,也為后續農業灌溉用水的順利輸送奠定了良好基礎。
下一步,九觀橋水庫管理所將繼續保持高度警惕,持續完善防汛體系。一方面,定期對渠道進行全方位巡查維護,建立常態化巡查機制,增加巡查頻次,及時清理渠道內新產生的淤積物與雜物,確保渠道始終保持暢通。另一方面,進一步加強與周邊鄉鎮、村的溝通協作,開展防汛知識宣傳與培訓活動,提高群眾的防汛意識與自救互救能力。同時,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加強與氣象、水文等部門的信息共享與聯動,不斷優化防汛應急預案,切實構筑起一道堅不可摧的“防護堤”,為衡山縣的安全度汛與經濟社會穩定發展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