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湘區:民營經濟春潮涌,滿帆奮進正當時
衡陽新聞網訊 通訊員胡建軍 胡馨予報道 從科技創新的實驗室到街頭巷尾的商鋪,從傳統制造業到新興產業的賽道,蒸湘民企以“敢為天下先”的魄力,撐起了一方經濟繁榮的天空。
“2024年全區主要經濟指標均排名四城區第一。目前,全區民營企業貢獻了60%以上的稅收、85 %以上的投資、60%以上的GDP、85%以上的就業崗位、95%以上的市場主體。”日前,在蒸湘區召開的民營企業座談會上,區委書記曾夢龍指出,民營經濟已成為蒸湘銳意變革、轉型升級的重要力量,扮演著創新創業、致富帶富的重要角色,是蒸湘驅動發展的“強引擎”、展示形象的“金名片”、傳播名聲的“揚聲器”。
衡鋼產業園的生產現場(胡建軍 供圖)
政策引領:激發民營經濟發展“新活力”
“我們公司從招商、簽約、注冊到試生產,僅僅用了5個月時間,就實現了當年投資、當年投產、當年納稅的目標,讓我們看到了蒸湘區的高效。”2024年11月,湖南金鼎鉆采專用管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湖南金鼎)在衡陽鋼管深加工產業聚集區,舉行揭牌儀式暨“無縫鋼管深加工項目”開工慶典時,該公司相關負責人由衷感嘆道。
據了解,湖南金鼎是一家專注于石油鉆采專用管制造的高新技術企業,也是蒸湘區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延鏈、補鏈、強鏈、升鏈的新舉措。該項目在全市創造了“招商落地最快、投產見效最早、政府服務最優”三個新紀錄。
該公司計劃3年內在蒸湘區投資1.5億元,實現年產值1億元目標。
“體制機制和政策支持是激發和服務企業投資發展的有力保障。”區委書記曾夢龍表示,要聚焦市場主體關切,做好規范政策導向、加強政策供給,對符合條件的項目將依法依規、公平公正兌現,做到應兌盡兌,確保各項優惠政策落實落地。
同時,蒸湘區還因地制宜,精準施策,積極搭建產業對接平臺,在用地、用電、用工等方面主動為企業、項目量身定制“政策包”,讓“企業找政策”變為“政策找企業”,促進惠企政策更好、更快落地,確保企業更好發展。
2024年,包括多家民營企業在內的衡陽鋼管及深加工產業集群獲評省先進制造業集群,展現了鋼鐵材料產業鏈蓬勃發展的新局面;
楊柳4S街區成為湘南地區規模最大、品牌最全、配套最完善的綜合性汽貿城,汽車銷售產業持續興旺;
高品質住宅小區星羅棋布,高檔商業樓宇拔地而起,助推房地產和建筑建材業穩健發展;
雨母山成功創建省級旅游度假區,南華里創成省級旅游休閑街區,米墅·梧桐谷民宿、雨母鄉村藝術部落等一批旅游新地標涌現,雨母綠道、文化廣場、十里荷塘等一批網紅打卡點流量火爆……翻開蒸湘區民營經濟的“成績單”,起筆不凡,落畫精彩。
這些成績也彰顯了蒸湘區民營經濟發展的質量與后勁,挺起了該區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脊梁”。
南華里樂街璀璨夜景(胡建軍 供圖)
優化服務:培育民營經濟成長“新沃土”
“去年11月,我們還擔心店面首月銷售額實現不了預期的300萬元,現在不但完成了任務,還超了預期。”金鐘大雁城的天貓優品城市旗艦店負責人劉思李感嘆,在蒸湘區蒸蒸日上的“新格局”“新環境”中投資興業,除了心無旁騖地規劃“新藍圖”之外,其他的事情都有相關部門主動上門服務。
據了解,金鐘大雁城的天貓優品城市旗艦店是全省首家天貓優品城市旗艦店,也是蒸湘區重點招商引資項目。該店以良好的信譽和資質,入圍了家電以舊換新、家裝廚衛煥新等“國補”企業。
劉思李表示,店面將以打造天貓新零售全國標桿店,以及各品牌下沉的標桿店為目標,未來幾年在蒸湘區的投資規模不低于5000萬元,年經營規模不低于1億元。
劉思李的感嘆是眾多落戶蒸湘區的民營企業家們的共同心聲。
近年來,蒸湘區把企業實際需求和獲得感放在首位,踐行“有呼必應、無事不擾”的服務理念,企業難時及時出現,好時默默關注,不打擾,多做“雪中送炭”的事。
相關數據顯示,衡陽市最近5年,商品房的整體銷量呈現每年下降20%的趨勢,且商鋪和車位大量積壓。這也導致房地產企業拿地都非常謹慎,部分企業是資金短缺,無力參與,即便資金寬裕,現行的房價與地價之間根本無法平衡,成本也測算不過來。
“在這艱難的時期,蒸湘區委、區政府及時推出了相當有力的房票政策,可謂是雪中送炭,為房地產企業解決了銷量的難題。融冠集團有幸參與其中,截至目前,公司共銷售房票房屋70套,銷售金額5755萬元。”在蒸湘區民營企業座談會上,融冠房地產開發集團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如是說。
“營商環境的好壞,企業最有發言權。”蒸湘區委副書記、區長李健表示,政府部門尊重市場規律和企業發展,不該管的不亂插手,避免任何徒增企業負擔、影響企業運行效率的行為。在法律框架下、市場規則中給予企業更加充分的經營自由,讓企業將更多的精力用于抓發展。
此外,蒸湘區還要求各級領導干部要加強政商溝通,廣泛收集企業的意見和建議,確保企業訴求能夠及時傳遞。要構建親清政商關系,把握好“親”“清”界限,既熱情服務企業,又堅守廉潔底線,著力打造營商環境最優縣市區。
高品質住宅小區星羅棋布(陳路華 攝)
深耕主業:打造民營經濟品牌“新優勢”
如何引導民營企業堅守主業、做強實業、轉變動能,自覺走高質量發展之路?
蒸湘區深入引導廣大民營企業明確自身的定位和發展方向,踏踏實實、千方百計做強主業的競爭力,不因短期的市場波動隨意改變發展方向,不被短期利益所誘惑,努力做到主營產品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特,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在蒸湘大地這片沃土,既有衡洲建設有限公司打造綠色建筑標桿的匠心,也有湖南核三力技術工程有限公司用自動化生產線提升30%效率的銳氣。更令人動容的是街頭巷尾的煙火氣:花香實業的“鄉間好物”分享會上,臘肉與茶油通過網絡直播飄香全國;迅捷生活開發的“微臣駕到”小程序,讓家政服務像點外賣一樣便捷。
正如眾多企業家在蒸湘區民營企業座談會所言:“在蒸湘,每個創業者都能找到破土而出的力量。”
近年來,該區聚焦“五區五業”,實施“產業鏈升級+集群培育”強化制造業主力軍。在鋼管及深加工產業集群中,依托衡鋼集團等龍頭企業,引導鋼管科盈、鴻菱石油管材等配套企業研發耐腐蝕、高強度特種鋼材,帶動鋼管園區年產值突破159億元。
著力將楊柳4S街區打造成為湘南規模最大、品牌最全的綜合性汽貿城。目前,該街區集聚了比亞迪、廣汽本田等50余家汽車品牌,通過“一站式購車+售后服務”模式提升消費體驗,2024年銷售額同比增長7.5%。
推動南華里省級旅游休閑街區建設,引入本土文創品牌與非遺體驗項目,通過“文化市集+夜經濟”模式激活消費活力,年營業額突破8000萬元。
同時,蒸湘區還涌現了一批始終秉持“質量第一,信譽至上”的經營理念,不斷提升工程質量、服務水平的建筑和房地產行業的民營企業。
譬如,衡洲建設有限公司所有在建項目均保持零重大安全事故記錄,50個項目實現優質履約與高質量交付,10多個在建項目獲得各級各類表揚,并斬獲國家級獎項1項、湖南省優質工程5項、市級優秀工程獎項10項及綠色建造競賽獎項1項。此外,公司還榮登三湘民營企業百強榜第77位,獲評中國建筑業協會誠信典型企業、中國建筑業協會工程3A信用評價,連續28年保持省級及市級“守合同重信用”企業稱號,并入選中國建筑行業民營企業200強。
2024年,面對房地產業持續低迷的形勢,該公司全年經營穩中有進,實現產值22.23億元,納稅金額達6159萬元。
手記: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在蒸湘區,政策陽光與市場雨露交織,政府擔當與企業闖勁共鳴,繪就了新時代政企關系的典范畫卷。當“金名片”閃耀衡州大地,當“強引擎”驅動產業升級,蒸湘的故事告訴我們:一座城市的高度,可能由企業家的奮斗標定;而企業家的遠方,必然與城市的發展同頻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