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二建鐵軍勇擔當 點燃三湘燈和景
衡陽新聞網訊 通訊員王馬飛報道 國家重點工程寧夏—湖南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宛如一條長達1600公里的“電力高速公路”,是我國首條跨越黃河、長江,穿越沙漠戈壁的特高壓直流工程,每年可為湖南供電約400億千瓦時。浙江二建衡陽換流站是該工程的湖南受電端。
爭做攻堅鐵軍、創新尖兵,浙江二建“遠爭”黨支部再次出征,為湖南地區實現電量“滿格”全力奮戰。黨支部聯合業主單位國家電網共建,赴湖南韶山瞻仰偉人故里,汲取奮進力量,與建設各方同心起航、同頻共振,實現黨建工作與項目建設雙向提升。
破局——紅色基因熔鑄攻堅“鐵軍”
今年2月,湖南遭遇50年來最強寒潮,最低溫零下10度,強降雪加凍雨帶來交通障礙,原本只需1天的物資,運輸時間延長到半個月,保障進度更是難上加難。“困難多,辦法更多”!“遠爭”青年突擊隊率先出戰,挖機+鏟車并用疏通道路,黨員干部帶領500名工人迎風戰雪至凌晨。后勤服務不打烊,發放棉服,設置取暖集裝箱,24小時供應熱湯。全員一心,星夜鏖戰,提前30天實現施工計劃。
寒潮過后,暴雨來襲。今年4月,當地暴雨日數為60年來最多。深基坑坍塌風險陡增,鉆孔產生的淤泥1.2米深,現場寸步難行。黨建引領聚合力,黨員先鋒隊帶領1200名勞動大軍打響防汛戰,不計成本強排水,保護作業面,克服了多重難題,為確保首臺變壓器就位做出貢獻,項目階段性進度提前2個月完成。
攻堅克難的浙建態度,搶抓工期的浙建速度,彰顯著浙建品牌的力度。湖南省有關領導親臨現場,肯定了項目黨支部先鋒模范作用。
亮劍——匠心獨運造就創新尖兵
特高壓技術是中國制造引領世界的一張“金色名片”。2000年,浙江二建勇闖特高壓項目建造“無人區”,參建全國首個換流站工程。從一片“空白”到業內“翹楚”,項目黨建引領與科技創新“兩翼齊飛”,造就細分領域核心競爭力。
最大幅面單體清水混凝土防火墻施工要求,比一般結構加固體系提升60%,安裝精度提高70%,難度非比尋常。黨支部書記牽頭技術攻關,促使平整度誤差控制在3毫米以內,驗收一次性通過。超高防火墻成型效果得到國網系統的全面推廣應用。
科技創新推進到哪里,黨建工作就跟進到哪里。黨支部實施“小創新,大發展”活動,首創班組工藝亮點比拼辦法,極大提高工藝水準。目前,項目團隊申報國家新型專利等各類科技成果10余項。
賦能——國企擔當鍛造時代先鋒
項目黨支部將紅色教育和國企責任融入日常。開展浙建紅宣講、三同活動等,增強凝聚力、戰斗力,匯聚項目發展新動能。黨員干部“亮身份、唱主角、勇爭先”,以現場開拓市場。今年6月,項目團隊新承接國網安徽合州換流站項目,首次突破了每2年只能承接1項換流站工程的行業瓶頸。迄今共承建換流站項目16個,榮獲國家優質工程獎7項。
“硬實力”的背后也有柔情。項目黨支部真情服務當地,融入當地。為孤寡老人送福利,為困難戶解決困難,獲得央廣網等媒體報道,浙建“走出去”影響力不斷擴大。
地瓜的藤蔓向四面八方延伸,支撐著地瓜經濟更好發展。塞上風光江南燈,千里合作一線牽。這一抹浙建紅,點亮三湘燈和景,富有詩意的夢想正在從“藍圖”走向“現實”。新時代浙建人,以紅色情懷為魂,以艱苦奮斗為槳,以創新姿態為翼,讓鐵軍旗幟穿越戈壁荒漠,在神州大地高高飄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