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旋律 觸動萬人心弦——蒸湘區說唱節目《在希望的田野上》精彩亮相
衡陽新聞網訊 通訊員彭妮璇報道 “這是我們區的幸福鄉村,民風淳樸、風景宜人,綠化長廊、健身廣場,寬敞的道路通到家門,硬件設施是大為提升,移風易俗更是點石成金……”
▲《在希望的田野上》演出現場
11月5日,在遼寧省沈陽市舉辦的“大地流彩”全國移風易俗曲藝作品展演暨遼寧省第三屆移風易俗小戲小品大賽優秀作品展演上,由衡陽市蒸湘區干部職工共同精心編排的情景說唱節目《在希望的田野上》精彩亮相。節目取材蒸湘區真實事跡,將情境化表演與說唱及具有地方特色的傳統曲藝相融合,從人居環境整治暢聊到民生工程建設,從引導落后思想觀念轉變演繹到電商發展帶領農民致富,詞曲俱佳、表演生動、故事感人,觀眾反響熱烈——一夜間,屬于蒸湘區的聲音傳遍了全國。
▲在“大地流彩”全國移風易俗曲藝作品展演活動中成功演出
帷幕之后,情景說唱《在希望的田野上》是怎樣煉成的?為何它能如此打動人心?讓我們走進蒸湘區這片靈秀綠野、走近這群可愛的人,聽聽他們的聲音。
緣起:用新潮形式書寫真實故事
“2023年上半年的時候,農業農村部辦公廳聯合文化和旅游部辦公廳開展了‘縣鄉長說唱移風易俗’活動,以農村移風易俗重點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工作為背景編排說唱節目,我分管的正是農業農村工作,對這一塊非常熟悉,同時,我也很想把蒸湘的工作成效展示出去,所以接下了這個任務。”區人民政府副區長劉俊說道。決定參加活動后,得到了同樣分管農業農村工作的區委副書記賀暢的大力支持。
想法初步成型后,劉俊便著手親自主導劇本創作,他將故事情景放在蒸湘農村里,擷取融合和美鄉村建設多個優秀案例,設置了區領導、村干部、村民、網紅主播等角色,借他們之口將近年的工作成果娓娓道來。“在文本創作中,最大的挑戰就是寫說唱歌詞,畢竟平常接觸這方面并不多。賀暢副書記一直很關心創作進度,她鼓勵大家說,這種藝術形式當下十分流行,要想吸引更多年輕人了解、支持農業農村的工作,就要用他們喜愛的藝術形式將工作成效進行推廣。我那時候下了決心,無論如何都要把這塊‘硬骨頭’啃下來!”
與省歌舞劇團演員交流學習
歷經數周,一段段朗朗上口的說唱歌詞經過數次修改和推敲后終于確立下來??紤]到說唱表演涉及大量音樂元素,音樂效果甚至會決定節目效果,還特別邀請了湖南省歌舞劇團的專家團隊進行節目編曲,效果驚艷眾人。“我真正體會到了說唱藝術的魅力,這是一種歌詞與鼓點相融、節奏伴韻律翻飛的美,聽完后已經迫不及待上場一展歌喉了。”劉俊笑著說:“在那時候,劇本與音樂創作已基本完成,亟需有能力將它搬上舞臺的人。”
“我一開始接到導演任務的時候,是有點忐忑的,我看了劇本以后非常喜歡,卻也擔心無法把這個優秀的劇本呈現得同樣優秀。”蒸湘區融媒體中心主任陸意說道。雖然她此前做了十幾年的宣傳工作,策劃過的大型報道不計其數,但做小品導演——尤其說唱小品導演,還是頭一遭。“不過很快我就調轉了心態,新領域雖然伴隨著新的挑戰,但往往也意味著新的經驗和新的成長。”
劉俊與陸意深入研討后,決定在全區范圍內招募數位有文藝愛好、敢于表現自己的干部職工作為演員。此消息一出,蒸湘區政府辦、區委宣傳部、區財政局、區農業農村局、區殘聯、區融媒體中心、區禁毒辦等全區各單位積極響應號召,《在希望的田野上》班底很快正式組建起來,邁出了走向舞臺的堅實一步。
構筑: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
為了讓大家更好地理解角色、代入角色,劉俊組織了一場劇本圍讀會,讓大家針對劇本和角色盡情討論、暢所欲言。
他特別邀請宣傳部的同志講述了“護林人”老陸——即敬業奉獻“中國好人”陸魁友的原型故事,這位老共產黨員為了給子孫后代留下青山綠水,幾十年如一日堅持在山林間巡查,被稱為“雨母山的忠誠衛士”。他還將老陸的囑托帶給了大家:“希望這個小品可以影響到更多人自發去愛護山林,這樣我就很欣慰了!我相信你們一定可以把這個節目演繹好!”
在場人員無一不被打動,飾演老陸的演員更是紅了眼眶:“在詳細了解這位‘中國好人’的事跡后,我切身體會到了他的堅韌與勇敢,我一定會不負所托!”有過基層工作經歷的干部們紛紛拉開了話匣子,就“干部”“村民”的角色討論起了演繹方式,大到念白速度、小到神態變化,力求把人物摸準吃透:“這些角色雖然沒有具體姓名,但卻是蒸湘區基層工作者們的真實縮影,我們要盡最大努力將蒸湘新農村和干部們的精神風貌完整傳遞給觀眾們!”
雖然早知做好一臺節目并不是容易事,但正式排演后遇到的困難比想象中還要多上許多:“最大的問題就是時間,大家都有工作在身,空閑時間并不多,”作為副區長的劉俊日程安排比其他人更緊湊,常常忙完后夜色已經深重,這時候,他會在家中拿出臺詞本對著鏡子開啟一場“獨角戲”:“所有人都在抓緊一切時間背臺詞、記動作,我也要盡我所能去跟上大家的節奏步伐。”
▲劉俊帶領大家在工作之余抓緊時間排練
在演員們都背熟臺詞、記牢動作,基本可以走完劇本流程后,大家便開始劇本結尾處集體舞的排練:“音樂節目如果沒有穿插舞蹈難免單調,舞蹈不僅增加視覺豐富度,還能表現出蒸湘的干部村民和諧共處、親如一家的美好風氣。”
排練舞蹈又更是另一番難度,大家現今回憶起舞蹈排練的時光時依然忍不住笑出聲:“那時候不是你踩了我的腳,就是我不小心把道具弄掉了,或者他在旁邊忘了動作只能看大家怎么做,每天都要重復練幾十遍,可辛苦了。不過我們也都覺得加上這段舞蹈節目效果更好,咱們做事就得精益求精!”
▲導演上陣指導男演員們的舞蹈動作
演繹:用我們的真情實感打動你
無巧不成書,《在希望的田野上》第一次公開演出竟是在秋日的田野間。2023年的中國湖南農民豐收節(蒸湘分會場)暨鄉村合伙人招募活動的舞臺四周是一望無際的豐收景象,九月暖陽溫柔地擁抱著萬物,歌舞伴隨自然之聲在廣闊天地間回蕩,觀眾們沉浸式感受到了蒸湘鄉村的變化。
2024年蒸湘區新年文藝匯演是節目的第二次亮相,同樣在一片喜氣洋洋中收獲了排山倒海般的喝彩,基層干部們觀看結束后紛紛起立鼓掌:“看到我們的故事被搬上舞臺還受到了這么多認可,心里別提多高興了,我們一定會再接再厲,為蒸湘鄉村振興賦能添翼。”
▲2024年蒸湘區新年文藝匯演大獲成功
在沈陽結束了第三次演出后,演員們還收獲了一段奇妙際遇:“我們當時正在外面走著,突然有個本地的阿姨走過來詢問我們是不是在展演中表演了節目,夸我們的節目好、演得也好,大家都被東北人的熱情溫暖到了,群眾的認可是對我們最大的鼓勵!”
真實的故事、動人的情感、豐富的形式——這就是《在希望的田野上》成功的秘訣。它濃縮了蒸湘區在鄉村振興道路上不斷探索與實踐的精華,每一次演出都是對蒸湘區鄉村振興成果的深情展示:近年來,蒸湘區委、區政府始終堅持把移風易俗作為推動鄉村振興、創建和美鄉村的重要抓手,持續推進鄉村文化振興,促進鄉村治理水平提升。
節目跨越了廣袤地域、穿梭過不同人群,一路傳唱著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的奮斗精神,收獲到了廣泛共鳴與深切感動,越來越多的目光聚焦蒸湘、越來越多的全新活力與機遇注入蒸湘。如今,走在蒸湘鄉村的田間地頭,所見正如節目的唱詞一般:幸福鄉村美鄉風,移風易俗建新功,村容村貌煥然新,生態環境春意濃;吸引人才聚龍鳳,產業興旺經濟紅,不忘黨恩齊聲頌,鄉村振興貫長虹。
“一幅產業旺、鄉村美、農民富的鄉村振興畫卷正在蒸湘大地徐徐展開,我們將以更飽滿的精神狀態、更強烈的責任擔當和更有力的工作舉措,努力在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新征程中‘走在前、做示范’。”蒸湘區委書記曾夢龍飽含深情地說。這條鄉村振興之路,蒸湘區永遠會以堅實步伐向著更加美好的明天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