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寧市:打造“四最”營商環境 激發發展“加速度”
衡陽新聞網訊 通訊員方富貴 許澤昌 王榮報道 2024年,常寧市以優化營商環境為核心,不斷推動各項改革,聚焦企業需求,深化服務提升。通過一系列精準有力的舉措,常寧不僅持續改善市場環境,還激發了經濟發展的強勁動力,呈現出“政策最優、成本最低、服務最好、辦事最快”的營商環境新局面,為經濟發展注入了澎湃動能。
一年來,常寧市積極搭建政企溝通橋梁,累計舉辦企業座談會超過20場,市領導深入聯系168家工業企業,召開人才招聘會20場,幫助企業招聘了1000余名員工,同時為企業融資30.6億元,為企業發展注入強勁資金血液。通過建立常寧“136”營商環境機制(即一個三年行動方案;三大主題活動:清風面對面,安商360,品“常”你我他;六大工程:全面進駐工程,流程再造工程,容缺機制工程,入企規范工程,閉環機制工程,常態問效工程),常寧市不斷優化政策服務,推動審批環節和申報材料大幅減少,審批時限縮短了50%,為企業和群眾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政務服務。
截至10月,常寧市政府共收集企業訴求498項,成功辦結474項,辦結率達到95%。政務服務窗口進一步優化,設立了企業開辦、工程投資、不動產登記、稅務、民政與社會事務、醫保等8個功能專區,通過“高效辦成一件事”機制,助力各項業務實現網上辦、掌上辦、一網通辦,極大提升了辦事效率。全市政務服務事項辦件量已達65.04萬件,及時辦結率達到99.99%,市民和企業的滿意度持續攀升。
“真方便啊!現在窗口都集中在一起,辦理業務可以一站式解決,和以前來回跑相比,真是又省心又省力。”9月24日,在市政務服務中心醫保專區,市民劉梅女士辦理特殊門診業務時感慨萬千。高效的政務服務,提升了市場主體的獲得感和幸福感,也為企業創造了更優的發展環境。
常寧市還大力推進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不斷提升政務透明度和公正性。在水口山經開區,政務服務的效率和質量不斷提升,公安機關協助解決企業生產經營中的各類問題,為63家園區企業提供法律咨詢、矛盾調解、安全隱患排查等全方位的服務,幫助企業專注于生產,降低了外部干擾。園區內的德邦科技通過深耕有機微量元素領域,已成長為行業“冠軍”,成為常寧優質營商環境的一個縮影。
為了優化營商法治環境,常寧市公安局水口山分局深入開展“護企警務”工作,為園區企業提供法律保障。通過上門走訪、矛盾排查、風險預警等措施,成功化解了46起企業糾紛,確保企業發展無后顧之憂。同時,常寧市建立了公務入企管理機制,實行“凡入企必備案、必審批、必賦碼、必評價”的管理模式,減少了重復檢查和行政干預,提升了行政效能。今年全市公務入企次數較同期減少50%以上,切實減輕了企業負擔。
良好的營商環境為常寧的產業發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活力。以油茶產業為例,常寧市通過政策支持和精準服務,大力推動油茶產業的創新發展。西施生態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不僅大幅提升了油茶果的品質和產量,還決定擴大種植規模,進一步加大投資,致力于打造綠色低碳生態循環產業,助力常寧問鼎“中國油茶產業第一強市”。
今年,常寧市通過網格化管理、領導督辦、聯防機制等措施,規范油茶的收摘秩序,確保油茶經營者安心發展。全市油茶種植面積已達66.8萬畝,預計年產值可達到55億元,為地方經濟注入了新動能。
“好的營商環境就是生產力。”常寧市深諳此道,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不僅提升了市場主體的獲得感與幸福感,更為地方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勁的動力。展望未來,常寧將繼續堅守“政策最優、成本最低、服務最好、辦事最快”的承諾,為企業打造更加優質的營商環境,推動經濟社會發展邁上新臺階,共創輝煌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