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永一家親丨助力打造土家臘味產業園 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豐收
衡陽新聞網訊 記者邵俊杰報道 自2021年對口幫扶永順縣以來,衡陽市駐永工作組緊緊圍繞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加強區域協作、促進鄉村振興等目標任務,開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幫扶工作,得到了湖南省鄉村振興局充分肯定和永順縣干部群眾的一致好評,連續3年互評湖南省鄉村振興對口幫扶先進單位。
近日,記者走進位于永順縣澤家鎮西那社區的西那司土家臘味產業園,熏房里掛滿了讓人垂涎欲滴的各色臘味,臘肉、臘豬腳、臘牛肉等等。2022年,在衡陽市雁峰區對口幫扶產業資金的支持下,永順縣澤家鎮建設西那司臘味產業實驗園,不僅做活了村集體經濟,還帶動周邊農戶的生產和就業,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豐收。
在湖南提起臘味,一定繞不開湘西。湘西的土家族和苗族人從古至今就有熏制臘肉的習俗,憑借其獨特的熏制工藝和手法享譽全國。對此,雁峰區對口幫扶工作組依托澤家鎮地域特色,引導西那村打造西那土家臘味產業實驗園。據悉,西那司土家臘味產業產業園是澤家鎮西那社區利用村集體閑置資產打造的村集體經濟項目。項目以打造高標準臘味加工廠區為藍圖,通過衡陽雁峰區對口幫扶資金、縣鄉村振興局項日資金、村集體鄉村共享貸等渠道籌資100余萬元。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方向找到了,生產問題如何解決?對此,項目對老村部樓進行裝修改造,新建園區圍墻,木房子烤房,包裝、冷凍、展銷等功能用房,2023年項目一期,主體建設完成并投入運營,2024年,項目二期周邊附屬設施建設完成。產業園自成立以來,累計產銷臘肉10000余斤,銷售額40余萬元。2024年,西那社區與企業簽訂長期承包協議,企業負責產業園的具體運營,每年為村集體經濟增加8萬余元的集體收入。
“利用雁峰區撥付的產業幫扶資金,我們把村集體閑置用房裝修改造為熏房,不僅盤活了閑置資產,也節約了建設成本。對口幫扶工作組還細心幫助我們設計宣傳方案和logo,組織村支兩委成員到成熟企業參觀學習技術。從資金、人才、技術方面給予了我們最大的支持。”西那村黨支部書記羅水香介紹。
近年來,雁峰區通過資金帶動、人才驅動、資源互動,高質量落實各項對口幫扶政策舉措,實現了“結緣結出碩果,幫扶幫出真情”的良好效果。下一步,將繼續用心用情用力持續做好產業對口幫扶工作,與澤家鎮加強溝通與協作,推動雙方交流合作更上一層樓,使西那司土家臘味產業園這個產業樣板更加“靚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