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山縣自然資源扎實做好文明單位創建工作
衡陽新聞網訊(通訊員:李樹林)為全面加強精神文明建設,衡山縣自然資源局立足部門職能特點,把創建文明工作與自然資源工作有機結合起來,強化責任擔當,不推諉不扯皮,主動作為,把做好創建文明城市工作抓在經常、嚴在日常,多措并舉,切實推進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常態化、長效化發展。
一是加強領導,落實文明創建工作保障機制。成立了由局黨組書記、局長任組長,其他黨組成員為副組長,各股室及二級機構負責人為成員的文明創建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了精神文明建設工作計劃,明確了創建工作目標和任務,落實到責任領導和具體責任人。
二是加強宣傳,營造人人參與共同創建良好氛圍。利用各類媒體報道創建活動的進展情況,宣傳先進典型、經驗和做法;利用宣傳欄、電子顯示屏等各種宣傳陣地,大力宣傳文明禮儀知識、窗口服務單位行業規范、市民守則和行為規范,推動創建工作進聯點小區和家庭。利用單位電子屏等載體,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講文明樹新風”、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精神文明創建等公益廣告;同時運用黨組中心組專題學習等形式,持續將文明創建工作融入“4·22地球日”“政務公開主題日”“6·25全國土地日”等宣傳日活動中,努力提升干部職工創建文明單位的思想覺悟,在學習、活動中受到熏陶、感受文明、提升素養。結合“一法一條例”宣傳深入聯點小區開展文明創建宣傳,通過現場發放文明創城資料,做好耐心解釋,進一步提高社區群眾的文明生活意識,發動社區群眾參與到文明創建活動中來。
三是多措并舉,務實創新開展創建活動。依托“衡陽群眾”利用每周五常態化開展交通勸導、聯點社區志愿服務,以市容環境、市場秩序、建筑工地、交通秩序等方面為重點,對車輛亂停亂放、行人非機動車闖紅燈、亂扔雜物、城市“牛皮癬”、隨地吐痰等問題,大力開展文明勸導和整治,引導教育小區市民自覺講文明,制止不文明現象;干部職工利用每周五下午對辦公區域及周邊環境進行美化整治,保持院落和辦公室干凈整潔,切實打造優美舒適、整潔清新的工作生活環境,營造良好的文明單位創建氛圍;每年結合鄉村振興、“春蕾助學”等廣泛開展扶危濟困、關愛空巢老人、關愛留守兒童等多方面的志愿服務活動;各黨支部積極開展“黨建+文明創建”工作機制,將志愿服務、踐行文明風尚等納入到“主題黨日”活動中去,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服務精神,真正把黨建引領融入工作日常,凝聚黨員紅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