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陽市圖書館恢復開放首日秩序井然,市民可通過微信公眾號預約入館
衡陽新聞網訊 記者王倩雯 孫云飛報道 11月9日,衡陽市圖書館恢復開放首日,上午十點,記者在現場看到,等待入館的讀者在門口間隔一米、有序排隊,進門前主動提供安康碼、行程碼和預約碼,待工作人員核驗和測量體溫后入館,整個過程通行流暢、秩序井然。進館后,讀者在閱覽區里規范佩戴口罩、自覺間隔就坐。
市圖書館相關負責人介紹,為了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疫情期間市圖書館所有區域(含自助服務區)在開放日中午(12:00-14:30)閉館,開展場館消殺工作;三樓多媒體閱覽室(自修室)和館外四間雁城市民書屋繼續暫停開放。除此之外,市民入館,需嚴格落實疫情防控“七件套”(預約、錯峰、限流、測溫、查驗湖南場所碼、戴口罩、1米線)管理措施;近14天內有省外及中高風險地區所在地市旅居史的讀者,進館需提供“湖南場所碼”綠碼和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
據悉,自新館試開放以來,市圖書館常態化開展疫情防控工作,實行網上預約機制,讀者來館前,確認自己的健康碼和行程碼為綠色后,通過微信公眾號預約入館;未使用智能手機的老年讀者,由家人代為微信預約;確有困難的,持本人身份證進行現場預約;入館前必須開放過刊外借、圖書外借服務并嚴格限制人員,按要求實行限流(最大容量的75%),每天最多接待3500人次,其中上午、下午各接待1750人次,中午閉館。對在館人數進行動態管控,當達到上限(1000人)時,實行“出一進一”的均衡限制管理。除此之外,館內24小時自助圖書館實施限流,同時最多接待50名讀者,安排專人負責查看場所碼。
為了進一步鞏固防疫工作成效,圖書館還將消毒保潔作為工作重點,每天開展場地消毒,每天閉館后使用空氣凈化設備對全館開放區域進行消毒,并強化衛生保潔,對公共服務區域、公共衛生間及時清潔,在廁所內放置樟腦丸、點放檀香做到無積污、無蠅蛆、無異味,對下水道口定期清潔、除垢、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