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衡陽 我的奮斗·人大代表風采丨龍耀:帶著羊肚菌回家鄉的人
衡陽新聞網訊 記者唐家華報道 一個在外打工多年的農民,突然回鄉創業,從事羊肚菌、甜瓜等農產品種植,成為帶領鄉親們增收致富的領頭雁。他說,生在渣江鎮三馬新村,長在渣江鎮三馬新村,特別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讓鄉親們的日子好起來,生活富起來,努力實現鄉村振興。他就是市人大代表、衡陽桃源特色種養專業合作社總經理龍耀。
因對故鄉的那份熱愛,龍耀于2017年毅然放棄城市穩定的工作回鄉創業,他通過開展深入的走訪調研,一戶一戶的做工作,與村民分析經濟形式,把羊肚菌、甜瓜等農產品帶進家鄉種植,從土地流轉、加工烘干工廠的建立、種植基地規?;?,到發展建設到處可見他的身影,與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辛勤的汗水終于迎來碩果累累,經過四年的發展,三馬新村已經成為衡陽地區返鄉創業以及產業振興鄉村的典范,帶動三馬新村50余位勞動力就業。
10月11日,記者走進三馬新村的羊肚菌種植基地看到,田野間微風吹拂,村民們正在埋頭忙碌勞作著。楊花秀是本地村民,自從村里有了特色種養專業合作社,她就經常在這里務工。楊花秀告訴記者,“以前只能在家帶孫,想都沒想過能出來賺錢。自從有了這個‘產業基地’,讓我在家門口既能上班賺錢,又能照顧家庭,真是太好噠!”
而這一些變化在過去是想都不敢想的。過去,三馬新村一直以傳統的“稻谷+稻草”為主,其他產業和村集體經濟一片空白。羊肚菌是一種名貴的國際性食用菌,其名貴地位僅次于世界三大美食之一的“松露”,既是宴席上的珍品,又是醫學中久負盛名的滋補食品。2017年,湖南金芙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在三馬新村流轉20畝土地試種羊肚菌。龍耀作為當時基地的管理者經過反復研究實踐,公司打破羊肚菌生長培育的地域限制,在當地成功種植出了羊肚菌。自此,村里的特色種植開始起步。
雖然成功種植出羊肚菌,但是產值較低,村民極性也不高。為了提高特色農產品的產量和效益,龍耀不斷在外學習,反復試驗摸索,技術水平和管理模式逐步走向成熟。產量從以前的平均200斤每畝提升到現如今的平均畝產400斤以上,每畝純利潤達到12000元。大棚羊肚菌與西瓜甜瓜輪作,農戶就業穩定。2022年上半年的大棚西瓜、甜瓜可創造每畝收益5000元,村集體經濟收入達20余萬,年營業額3000余萬。
一花獨放不是春,萬紫千紅花滿園。為做大做強特色種植產業,讓村民共享鄉村振興戰略紅利,龍耀創新管理模式讓村里困難戶分紅兜底資助,村集體經濟入股分紅,大棚責任到農戶,大棚責任人超定額分紅(每戶責任5-10畝,無需資金投入不擔風險,合作社全程指導,責任人自己管理并且享受超定額分紅)。村里10位合作社的技術骨干農戶已經成為大棚責任人,合作社定期組織技術培訓考核壯大技術骨干團隊,如今三馬新村的村民們人人干勁十足,個個口袋鼓鼓。
近年來,三馬新村不斷加大羊肚菌產業的發展力度,帶動農戶探索發展羊肚菌種植,著力把特色產業做成優勢產業,讓小小的羊肚菌,撐起農民就業增收的“致富傘”。
“人大代表,不僅僅是一種榮譽,更意味著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當代表,為發展助力,為民生代言,這是我的職責所在。”龍耀說,作為人大代表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傾聽人民呼聲,回應人民期待,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人大代表肩負著社會責任,在任期內,他將不斷努力完善自我,履行好一名人大代表的職責,為鄉村振興做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