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寧市大堡鄉培龍村:清廉建設聚民心 清風正氣助振興
衡陽新聞網訊 通訊員伍智豪報道 打造清廉標桿村,為民服務辦實事。走進大堡鄉培龍村,深入推進的清廉村居建設,讓人感受到農村黨風廉政建設的濃厚氛圍。培龍村由原石江村和培龍村合并而成,全村共有30個村民小組,587戶2000余人,耕地面積1746畝。是一個傳統農業村,主要經濟作物有水稻、油菜、油茶等。該村自開展清廉村居示范村創建以來,多措并舉,不斷完善農村基層監督體系,有力提升了基層監督治理效能,打造出政治清明、干部清正、社會清朗的村居環境。
抓黨建引領 夯實制度根基
黨建統領全局,清廉描繪底色。該村將創建清廉村居作為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農村基層延伸的重要抓手,建強清廉有為的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在清廉村居建設進程中,“兩委”班子和黨員利用主題黨日活動深入開展村級黨風廉政建設。村組干部簽訂廉政承諾書。利用建黨節、國慶節等節日,開展黨員黨性教育和廉政警示教育,做到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堅持將清廉文化、清廉思想等內容融入村規民約。
抓建章立制 扎緊制度籠子
抓細“三個層面”,進一步澄清三資家底、亮明權利權限、構建監督體系,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實現村事清爽。規范村級集體“三資”使用和管理,保障村集體資產、資源保值增值,促進村集體經濟快速健康和諧發展。堅持重大事項、重大問題均落實“四議兩公開”制度;制定《紀檢監察聯絡員工作制度》,強化對聯絡員日常工作行為的規范;同時,該村建立了18項“小微權力”清單,明確了辦理流程,確保權力在陽光下運行。
抓清廉行動 營造濃厚氛圍
該村對村“兩委”干部要求,每人每年必須為群眾辦好3件以上實事行動,先后協調解決了耕地拋荒、坑洼道路硬化、山塘水庫維護等問題23個,以“微實事”撬動“大民生”。以幫扶助廉。把“清廉建設”嵌入村網格化管理。落實黨員聯系服務群眾“五個到戶”,強化黨員帶頭正品行、樹家風,倡導清廉家規家訓,把清廉文化傳播給每位黨員群眾、輸入到家家戶戶。通過民情分析會,廣泛收集社情民意,著力解決群眾訴求,以解決“身邊事”杜絕“常困擾”,不斷提升群眾幸福感、獲得感、滿意度。